《陕西日报》深入报道“陕西中小学影视教育”
发布 : 2020-11-24 16:33:32 来源 : 励志院线
11月24日,《陕西日报》第10版“文化”专版以“把电影艺术融入校园文化”为题深入报道陕西中小学影视教育活动。文章从“送电影进校园 丰富德育实践、沉浸光影体验 抒写成长故事、构筑课程体系 实现立德树人”三个部分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把电影艺术融入校园文化
我省自2010年启动爱国主义电影进校园活动以来,多部门联合建立“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合作、企业服务、学生受惠”的模式,依托全省电教系统资源,组建200余支流动放映队,以流动大棚放映为主,辅以学校礼堂、校园网络等放映形式,将《建国大业》《我和我的祖国》等紧扣时代脉搏、彰显爱国精神的200余部优秀影片,送进1.1万余所中小学校,累计放映45万余场次,平均每个学生每学年观影4.3场次。同时,开通影视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出版《陕西影视教育资讯》等,运用全媒体多平台,推动影视育人活动,让青少年在画面生动、情节感染力强的影片中,厚植爱国情怀。
送电影进校园 丰富德育实践
我省积极开展影视教育进校园活动,将精彩纷呈的电影文化融入青少年电影主题研学活动中,成功举办九届影视夏令营,带领全省微电影获奖学生、贫困学生代表,走进红色电影拍摄地,探寻电影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将所思所想与所见所闻深度融合,体验行走的影视课堂。渭南初级中学学生康乔在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后写下了这样的话:刻在石头上的红军留言,让我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以及不畏艰难、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今天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们没有理由辜负他们。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对爱国主义情感的输送和培育,更要关注青少年对爱国情感的认同和抒发,引导青少年进行影视文化实践,不断挖掘影视内涵,组织开展影评征文、微剧本撰写、电影研学夏令营、微电影创作、主题班会等活动,使青少年在自我表现和自我教育中产生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情感认同。”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表示。
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全省连续开展五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评征文活动,涌现出大量优秀影评作品,出版《春天的脚印》等5部影评集。这些影评表达了孩子们对理想和信念的锻造,对美好明天的规划,对国家、民族的负载和担当。
沉浸光影体验 抒写成长故事
文字语言是心灵内在的情感输出,镜头语言是更直观的情感体现。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中,我省报送的多部微电影作品入围并获奖,三届获奖数量均位居全国前三位。
2017年我省在中小学影视教育中,将微电影创作引入文化实践内容,组织开展微电影创作师资培训,编辑印制《微电影入门》读本,在全省开展培训70余场次,培训中小学教师3000余人次。3年来,各中小学校报送自主创作微电影2407部,展映平台展映1648部,其中有260部作品在创作主题、拍摄手法、剪辑制作等方面表现突出。
2017年,由商洛市小学报送的作品《特殊的一课》,获得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小学组最佳原创微电影奖。《特殊的一课》围绕一名小学生捡到一块手表的经历进行创作,诠释了做好人好事的最终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当年8岁的小作者周晨玺参与微电影创作后坦言,自己不仅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更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入围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的优秀作品——西安市第三十中学选送的《田野新希望》,在2019 中国青少年微电影短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暨第五届“青春影像”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中获奖,作品将镜头对准农村,讲述了一名高中生前往魏家庄村参加研学扶贫下乡采访活动,通过电商平台帮助贫困家庭售卖农产品,并教会村民运用互联网脱贫的故事。创作中,同学们不仅将微电影主题与社会民生紧密结合,更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帮助当地村民解决问题,学习用影像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不断提升人文情怀和艺术感知力。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选送的作品《未来可期》,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中荣获优秀影片奖。作为陕西在该届活动中唯一获奖的小学组作品,《未来可期》充分展现了陕西小学生微电影创作的风采。电影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交大附小)钱学森实验班,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小发明、小科技、小创新”拓展教育为故事原型,反映院士、科学家和小学青年教师及孩子们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不断探寻科学高峰,启发年轻一代努力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立志报效祖国的故事。影片中交大附小的学生们参加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获得了全国多项荣誉,给学校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未来教育发展增添了动力。电影在创作中融入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利用智能技术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些也和交大附小大力倡导的“互联教育+现代教育+智能教育”理念分不开。本次获奖也是该校坚持开展良好德育教育活动的一次很好体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浸润其中,快乐成长。
构筑课程体系 实现立德树人
经过1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陕西影视教育已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课程体系,涵盖校园观影、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考核表彰等,将影视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丰富青少年的思维角度,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铸牢爱国主义教育情怀。陕西省教育学会成立影视教育研究中心,全方位、多层次构建影视教育学科,结合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学生自身特点,研发陕西省高中地方教材《电影艺术与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电影艺术,加深理论学习。2019年,我省将中华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学科教学与电影角色情景、游戏编导、表演拍摄等方面进行实践性融合,推出《中小学戏剧影视实践课程》,并进行试点,丰富中小学生课后实践活动。
陕西影视教育从单纯电影放映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这一做法引发广泛关注。为此,教育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专门在西安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现场观摩交流会,陕西省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区”,为全国影视教育树立典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说:“陕西省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极大地完善并推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引领素质教育与影视艺术空间的拓展与深化,以创新课程、服务内容与独特方式为路径,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影视教育的水平,为全国推广中小学影视教育打开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