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造影视教育特色 提升服务教育教学水平
发布 : 2018-05-07 10:34:39 来源 : 渭南市华州区电化教育中心
作为影视教育的组织机构,渭南市华州区电化教育中心始终把充分发挥影视教育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组织全区55所中小学校,积极拓宽影视教育内涵,培养校园影视教育队伍,丰富影视教育资源。让中小学生在观影、评影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在延伸活动中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在创作微电影中增强创新能力、弘扬文明风尚。影视教育让“立德树人”找到有效抓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一、强化管理,突出核心,保证爱国影片进校园常态化
1.完善制度,建立影视教育长效机制
我区坚持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核心,持续推进优秀电影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常态化放映观影机制,制定了《渭南市华州区影视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影视教育推广计划》《影视教育管理制度》等;成立了以教育局主管领导为组长、电教中心负责人为副组长、影视组全体成员为协调员的影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影视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为影视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区教育局将影视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考核中,要求各校建立健全影视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影视放映计划》《影视教育延伸活动计划》和《影视放映安全应急预案》,使影视教育工作有章可循。
2.多措并举,确保影视放映顺利完成
我区现有中小学校55所,在校学生2万多人。有距离县城70余公里、位于秦岭山区的学校,也有秦岭以北的塬区学校和城区、乡镇学校。为确保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看到电影,看好电影,区电教中心成立了“影视教育放映工作队”,队员为中心全体成员。为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广大师生,区电教中心通过组织全员参与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实用技能培训,使全体放映人员熟练掌握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针对地域广、学校多的特点,我区影视教育放映工作采取五种放映方式:民办学校晚自习集中放映;乡镇学校人数少的在教室放映、人数多的在饭堂或搭建影棚放映;城区学生超过千人的学校部分年级集中放映,部分年级利用班班通设备放映。区电教中心还根据学生特点,力争将导向正确、情节精彩的好电影提供给学校,允许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选择自主观看,使影片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影视教育放映工作队每学期两个多月风雨无阻,行程五千多公里,足迹踏遍全区每一所中小学校,包括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金堆、高塘等山区、塬区学校、教学点。放映人员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安全顺利完成放映任务。2016年起,我区的影视放映覆盖全区每一所学校、教学点,完成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观看2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的目标。截止2018年3月底,在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2000多场次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放映,观看学生16万余人次。
每场电影都有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电影名称、放映人员、观看人数及效果等。一本本放映档案,记录着影视放映的辛苦和成绩。
3.趁热打铁,积极开展观后影评活动
为提高学生影视鉴赏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区电教中心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组织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影评活动中。学生及时撰写观后感,教师认真辅导学生作品,各校将优秀影评作品报送区电教中心,统一参加区影评征文大赛。
为规范学生影评,区电教中心特别印制影评专用“红、绿”稿纸发放到学校,对影评提出详细、具体的要求。每年12月,区电教中心成立影评评审小组,开展影评评审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评选出优秀影评、优秀指导教师、先进集体并发文通报表彰,极大地鼓励并激发了师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评选结束后,将区级优秀作品及时上报参加省、市影评活动,我区共有16件作品获省级奖励。
为扩大影响,区电教中心通过在华州教育网开辟学生影评作品专栏 、在《华州区教育影视报》影评作品版刊印、将优秀影评收录进影评集等形式对学生的获奖影评作品进行广泛宣传。
区电教中心将各校影视教育动态刊登在《华州区教育影视报》上,广泛宣传、取长补短、相互鼓励;部分学校利用电子屏幕、文化长廊、黑板报及“校园之声”,宣传学生的优秀影评、教师的体会文章等,推动影视活动的开展。
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丰富影视教育内涵
1.注重影视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区电教中心每年遴选优秀爱国主义影片25部左右,围绕“怎么看电影,如何欣赏电影”,组织教师编写观影指南。观影之后,正是学生情感井喷的时刻,教师及时和学生分享电影带给他们的感动和欣喜。部分学校利用班会或自习,开展电影赏析活动。教师设置讨论议题,学生敞开心扉、大胆阐述、释放胸臆。课堂不设限制、标新立异。师生通过共同探讨,形成人生共识,也是训练学生口述作文、形成逻辑、规范表达、斟酌语词的有效途径。
影视资源配合课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电教中心鼓励、指导各中小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将影视教育有机融入常规教育教学,促进影视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丰富课件、讲座、教学视频等,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领悟教材,拓宽学生知识。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往往能看到经典电影台词的运用。
以影视教育为主题的素材型班会课也是我区影视教育的一大亮点。城关中学利用《建国大业》《铁道游击队》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操教育;城关小学结合《健康刷牙》《酱油的健康》《紧急逃生》《用电安全》等专题片研发生活常识课例、安全教育课例;以《橘子红了》《暖春》为题材的感恩教育素材型班会,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使学生在感动中接受教育,受到高度评价。
2.以影视教育延伸活动为载体,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城关小学、毓秀小学、城关中学、少华中学、咸林中学作为影视教育实验学校,积极开展并创新影视教育活动内容。我区自实施大学区活动以来,各学区长学校作为影视教育引领学校,积极制定大学区影视教育活动计划,着力在提高影视教育水平、拓展影视教育活动载体、加强影视教育阵地建设、丰富影视教育内涵上求突破,带动学区内学校交流互动,大胆创新,打造本学区影视教育品牌。各学区影视教育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影视教育成果以影视作品、影视表演、心得体会、交流讨论等形式充分展现,全方位提升了影视教育的内涵。全区30多所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复述影视情节、畅谈观影体会、制作影视海报、影视手抄报展评、影视歌曲大家唱、影视模仿配音、经典台词朗诵、影视舞台剧表演、影视主题演讲等活动,把影视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2017年底,全区五个片区分别开展了影视教育系列活动。电教中心从中筛选出12个优秀节目,于2018年1月11日在城关小学举行了华州区“传承中华文明 经典影润心灵”影视教育伴我成长汇报演出暨影视教育表彰大会。市电教馆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了大会。整台节目以“影视”为载体,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涵盖了影视歌曲联唱、影视配音表演、影视片段再现、影视歌舞剧、影视故事讲述、“影视教育伴我成长”演讲等,是我区影视教育成果的充分展示。
区电教中心加强对各校的业务指导,派专人下点督促、协调,迅速提升我区城关中学、咸林中学、瓜坡中学、毓秀小学等学校的影视教育工作水平。通过共同努力,培育了5所典型学校、9家校园电视台、 6所校园影视实验学校,20多所学校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活动,我区影视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文化"成为愈演愈烈的文化形态之一。微电影更因其娱乐性、互动性、草根性等特点大放异彩。为了组织好微电影大赛,区电教中心选派专人学习微电影知识,攻破技术难点,分片包点、包校,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广泛宣传,动员全区各校教师大胆尝试、踊跃参加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大赛,共征集上报微电影作品8件,1件作品荣获省级三等奖;征集上报微视频作品33件,3件作品获部级奖、3件作品获省级奖。
3.探索影视教育社团活动
基于区内良好的影视教育运转情况,借助校园电视台的建立,我区成立了包括学生微电影社、剧本创作社、摄影社、影视表演社等在内的6个校级学生影视社团。区电教中心在设备、技术、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影视社团不仅给学生社团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培养出大批校园影视活动爱好者。目前,我区正探索学生影视社团的规范化管理,督促和引导学生影视社团良性发展。
三、创设途径,加强影视教育宣传
影视教育宣传仅靠其他宣传媒体还远远不够,要有自己的宣传阵地。2016年7月,区电教中心编印了第一部影评集《晨荷初绽》,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下一部影评集将在2018年下半年出刊。区电教中心还创办了《华州区教育影视报》,每学期2期,一直如期出刊。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在基层学校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编委会负责把握办刊的方向和原则,编务工作责任明确,中心全体同志积极参与,相互协调,运转顺畅。为了提高办刊质量,吸引读者,在版面设计、内容设置上做到美观大方、生动有趣;在栏目设置上,尽量做到灵活多样,既有固定栏目,又根据每期的宣传重点创设新亮点;在内容安排上,既重视影视教育宣传,又注重学校活动展示,尽量做到丰富多彩,满足各种需要。为增强可读性,力争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使师生能读到实用性、指导性和喜欢的作品。
今后,我区影视教育将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扎实部署开展全区的影视教育工作;积极与其它兄弟单位交流合作,做好影视教育资源共享工作;邀请影视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交流,稳步推进微电影创作工作;同时,以渭华起义9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走访高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红色故事,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撰稿、拍摄、编辑、配音、字幕等工作,形成华州学子的“红色记忆”微型纪录片。借助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推进影视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