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四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 影评评选工作高中组作品评审小结
发布 : 2017-10-25 09:52:07 来源 :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文化专家组组长、原省文化厅厅长秦天行
一、工作概况
高中组的评审工作由秦天行、杨林、肖海滨三们老师负责,共评审影评文章204篇,9月21日会后即投入工作。适逢“双节”之前,工作繁忙,头绪较多,但大家还是认真负责,加班加点,在9月28日完成审阅和给分工作,汇总到杨林老师处。“双节”期间,杨林老师还为部分影评文章写了点评,节后上班第一天即将结果上传到励志院线。应该说,高中组的评审工作严肃认真,抓得很紧,三位老师的看法也基本一致。
二、几个特点
从评审情况看,这次影评作品有以下特点:
一是影片题材广泛。从评论的电影内容看,有国产片,也有进口片;有故事片,也有纪录片;有历史片、革命历史片,也有当代题材和励志片。与过去理解的比较狭窄的“爱教片”相比,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品种更加多样,视野更加宽阔,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在诸多影评文章中,高中组写得最多、最集中的是《破风》《我的少女时代》《勇士》《背起爸爸上学》等几部影片。为什么?因为这些影片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同学们的生活贴得比较近,因此也最能打动同学们的心灵。
二是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影评作品大赛已进行了四届,组织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影评文章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中组的绝大多数参评文章观点正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积极向上,联系实际,夹叙夹议,表达清晰,文字流畅。一些影评文章有观点、有分析、有见地,从主题、人物、艺术风格、电影手法等方面谈得头头是道,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通过看电影、评电影,不仅使同学们寓教于乐,受到生动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激发了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教育、艺术的熏陶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是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与前三届相比,这次影评文章的质量仍是西安最强,宝鸡紧随其后,咸阳、渭南较好,榆林、汉中、安康、商洛也赶上来了。由此看来,影评文章的质量,固然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仍然具有重要影响。思想重视了,工作抓紧了,影评文章的质量肯定会上升,否则便很难突破。
三、几个问题
一是要更好地掌握影评文章的特点。电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电影评论则是对一部影片的成败得失做出评价,通过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剖析,帮助电影艺术家总结经验,同时引导观众提高艺术欣赏水平。从这次的影评文章看,大多数是内容复述加观后感。看一场电影,大家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把这些用笔记录下来当然很好,但如果能站得更高一些,更多地从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分析得失,则会使我们的影评活动再提升一个层次。
二是有的文章聚集不准,也就是写偏了。比如评论电影《建党伟业》,有的文章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创党建党的丰功伟绩上,却说他看了电影后“最震撼、最敬佩的人物是谭嗣同”,还有的在评论《建党伟业》时,唯一举例是蔡锷和小凤仙的依依惜别,“已许国难再许卿”。《道口烧鸡铺》本是一部抗日片,有的文章却联想到越王勾践、韩信胯下之辱、司马迁受宫刑、文王演周易、仲尼作春秋……东拉西扯,文不对题。
三是提法错误。一篇评论《红河谷》的文章写道,英国侵略者“让西藏成为侵吞中国的跳板”,在这里,西藏不能与中国并列,因为西藏本身是中国的一部分,建议表述为“让西藏成为侵吞中国内地的跳板”。再如,一篇评论《勇士》的文章写道,中国成立必须依靠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前提是团结信念坚强,而血流成河是共产党永存的基础。首先,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就屹立在世界东方,不存在“中国成立必须依靠共产党”的问题。共产党永存的基础,只能是人民的拥护和路线的正确,不可能是什么“血流成河”。
四是观点偏颇。《背着爸爸上学》本是一部励志片,有的同学却在评论文章中写道:“这似乎不想让人们看见希望的电影,但我确看见了深不见底的绝望……当撕下希望的光辉外衣后,除了满满的绝望还剩下什么?”一位同学看了电影《狼图腾》后,感悟到“原来狼比人更勇敢,更团结,更具有智慧,更有团队意识”,似乎人类还不如狼群,观点显然是偏颇了。
以上都是个别文章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指导和选送上注意把关。
我省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已开展了四年,深为广大中小学生所喜闻乐见。一是建议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各市、县教育部门也要查弱项、补短板、上台阶,真正让这项活动在全省各地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开花结果。二是建议励志院线通过夏令营、笔会、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影评工作的辅导,在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使我省的影评活动继续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