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电影活动为抓手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基地建设
发布 : 2016-04-20 14:25:32 来源 : 原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德育处处长、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学会副秘书长周长祜
一、影视教育对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独特作用
1、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2)美育写进教育方针,提升对美育的再认识: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专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
(3)要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上下功夫。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审美趣味、审美鉴赏力,直接体现为青少年的审美选择和评价,它是青少年自发审美需要和自觉审美意识的结合。培养好的审美情趣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放松身心,提高综合素质,还能使学习工作的效率提高。
2、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始终倡导发挥影视对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独特作用
(1)电影的意义。电影摆脱了文字抽象概念的束缚,以活动图像的形象思维方式作为叙述手段,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更亲切,更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和情绪的感染力。一部好电影并不是人生指南,它不能为我们回答生活的具体问题。它的宝贵在于真实,在于开启真相而不是解决问题,在于激发思考而不是给予答案。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坚守自我才能不卑不亢地面对那些苦难与黑暗,才更珍惜人世间美好的可贵与不易。
(2)教育和影视主管部门始终坚持倡导发挥影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影视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最普及、最群众化的教育行为,运用优秀影片和学生自拍的微电影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对于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生学生微电影活动是中小学生教育活动的新增长点。
2012年9月,教育部和广电总局专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倡导把影视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影视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2015年教育部和新闻广电总局联合举办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推动广大中小学生观看和评选优秀影片,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举办电影周活动,为儿童电影搭建创作、拍摄、放映与学生观看相衔接的平台,扩大优秀儿童电影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
(3)首次把中小学生微电影评展活动纳入中小学生电影周,促进学生参与影视教育活动的意识,同时确定了中小学生微电影评审的标准。2015年8月,教育部教基一司专就面向中小学生征集微电影函,以发挥电影对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独特作用。一个月时间,全国有24省报送影片435部,陕西省上报26部(排在全国第三位)。参考电影评选的一般原则,以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经评审委员讨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特别关注和片长五个方面确定了中小学生优秀微电影评审标准。
二、减负是有效开展影视教育的前提
1、增强对减负的认识,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康娱乐时间
(1)1964年毛泽东在北京一位中学校长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反映上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2)文革后减负问题仍旧困扰着基础教育。十年文革浩劫结束,高校恢复招生和重点中小学及重点班的举办,以及社会生活导向诱使课业负担问题再度抬头,同时为学生减负的呐喊声音不绝于耳。几十年来仅教育部关于减负的文件达数十份,但问题仍未见实效。
2、减负是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孩子全面发展。201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2006年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学生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实现校外活动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以及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情况,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北京海淀、山东淄博、成都影视教育的启示
1、北京海淀区开展中小学生微电影活动推进影视教育进校园工作
为推进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工作,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海淀区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 “青春·文明·梦想”为主题的海淀青少年微电影节,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行动,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人生,涌现出一批热爱电影的艺术人才。学校也通过此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创作、自我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实践中融入教育内容,落实学生自我教育,体现教育理念。用光影记录青春,用青春追逐梦想。青少年用自身的智慧、风采和力量,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2、淄博市建立影视文化课程20年的经验
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自1993年开始将中小学影视文化教育问题列为重要研究内容,组成“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文化课及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1997年该课题被立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并将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定位为地方课程。2002年9月课题组研究编写了6册中小学影视文化教材,并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并在全国地方课程研讨会上作为重点成果展览和介绍。“十二五”期间,先后正式出版了《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和小学4册、初中2册影视文化课程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现在初中戏曲教材已经编入“影视文化”教材中,并多次进行教学公开课研讨活动,形成了一套教学程序与方法。
3、成都把成都市青少年宫(西区)改造成儿童观影基地
“梦想关爱剧场”升级改版后在成都市青少年宫(西区)亮相。每个周末定点在成都市青少年宫(西区)小剧场放映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电影或动画片,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每周活动开展前,工作人员都会精心挑选放映影片,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讨,确保所选影片是富有深刻教育意义而又浅显易懂,适合青少年儿童观看。同时,每部电影放映时都有老师为作影视分析,并在观影完毕后要求小朋友现场完成观影调查表,以此提升青少年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有效推进影视教育的思考
1、以微电影活动为抓手开展影视教育
(1)中小学生微电影展现的是学生的一个又一个梦。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从法律概念上对电影做出规定,是指运用视听技术和艺术手段摄制、以胶片或者数字载体记录、由表达一定内容的有声或者无声的连续画面组成、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影技术标准、用于公映的作品。
在新媒体时代,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个创意架构出的微电影,可以表现你的憧憬、智慧与感动,几百秒可以成就你的梦想、改变你的道路。孩子透过镜头将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对问题的思考展现给世人。
(2)组建电影社、电影俱乐部等社团是微电影活动的特点,它促进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活动是国家倡导学生课余时间从事的基本活动内容。学生电影社团是开展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活动的最好形式,能够满足微电影活动需要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参与的特点需求。
(3)中小学生微电影活动提升了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现美展示美,这是中小学生微电影的最大特色。电影中的思想,不仅是文化理念,也是电影充满生机的内在动力。电影只有深厚的思想,才可能产生真正感人的力量。多数学生作品从不同角度挖掘和展现了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感人事迹,讴歌了社会公德和时代风尚,展现出了自己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2、对中小学生微电影透视出他们对生活的困惑要给予指导
(1)学生的微电影大胆的触及了教育比较棘手的学生早恋问题。现在,学生中的早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高中生尤甚。早恋问题涉及学生的情感,因而特敏感,微妙,因此难处理。这是整个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面对的事实。北京8中拍摄的微电影《愿得一人》正视了早恋问题,但是认识还是模糊的,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早恋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2)面对侵权需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案例。北京万泉小学拍摄的微电影《生日快乐》,以生日为话题,展示出了再婚家庭孩子受后妈欺侮,爸爸又不维护的故事。向社会提出了如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话题需要给予回答。
(3)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了有效地参与,公民需要了解政策法规。组织拍摄影片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有无与影片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禁止行为或鼓励行为。
3、演绎好一个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优秀微电影的重要前提。
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追求画面的视觉美,追求故事的情感美,追求动作的流畅美,追求声音的音效美。评论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要看它是否讲了一个好故事,是否把这个好故事讲好。一部电影是不是优秀电影并非决定于观影人的感性和偏好,取决于电影之美,人性之美。一如“文学是人学”的论断一样,电影也是也必须是“人本位”的。优秀电影必然去探索、挖掘和呈现人性之美。
(1)故事梗概与剧本大纲两相对比。故事梗概用朴实简捷的语言表达了故事的起因、进展和结局,显得相当集中与丰富。而剧本大纲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故事走向的重要结点,并丰富了其他人对故事的推动作用。故事梗概是表现作者组织一个故事让人感受到某种曲折感人的东西,以期达到被人承认。而剧本大纲侧偏重于让人理解组织故事的才能性技术,通过这种才能的表现,让人发现其写作水准,进而达到被评估的目的。
(2)会讲故事才是微电影的关键。微电影的优势在于它的故事情节,如果故事情节不能够深入人心,那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故事梗概用来吸引注意力,剧本大纲对制作与剧本的写作起主导作用。
优秀故事片的重要因素是,导演要选择好的一个故事题材和适合的演员,影片要挖掘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刻意的悬念。叙事: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紧密协调,丝丝入扣,极大地调动观众的注意力。表意:反映现象,揭露本质,说明问题,凝造出对社会、人文、经济、文化、娱乐等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价值体现。艺术表现:征服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使其大脑产生强烈的共鸣与持久的记忆。
(3)电影必须要有思想价值,思想内涵是一部影片的灵魂。电影是时代思想的表现,国家精神的反映,民族文化的象征。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中小学生微电影好和差的区别主要也是体现在思想性上。电影中的思想,不仅是创作者通过电影艺术形象展示给世人的一种文化理念,也是电影充满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可以说,电影只有深厚的思想,才可能产生真正感人的力量。
(4)突出人文情怀的手法制作纪录片才会吸引人。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片,核心是真实,本质是思考。优秀的中小学生微电影纪录片的魅力在于驾驭真实的素材,突出人文情怀,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将传播的内容寓于叙事之中,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在被摄者的言谈里。
青少年微电影活动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行动,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广大青少年走向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