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电影教育论坛”嘉宾发言内容
发布 : 2015-10-23 14:53:40 来源 : 转自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官网
时间:2015年10月11日9点—12点
地点:北京101中学报告厅
主题: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王定华: 致开幕词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对中小学影视教育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对筹备此次论坛的北京电影学院,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委员会表示感谢。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主要精神,加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中小学影视教育论坛是本届中小学电影周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天参加论坛的有从事电影教育的专家、儿童电影创作者、导演和演员,各省委教育厅教委同志,还有北京101中学等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探讨中小学电影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策略,共同为新时期做好电影教育工作出谋划策,相互启发,切磋琢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明晰工作思路,达成工作共识,为下一步各地广泛开展影视教育工作发挥推动作用。在此如何加强中小学电影教育工作,我也谈四点思考与同志们共享:
一要抓融入,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作品进学校进课堂。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电影作品产量一高,数量多,题材广泛,广大中小学生对于电影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电影作品具有高科技制作的视听效果,故事情节和思想内涵也更容易被追逐时尚的青少年学生接受,是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学校教育要努力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需求,运用电影教育的形式努力将这种爱国敬业、诚心友善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而不仅仅挂在墙上、写在屏上。我们要把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电影引进学校,把看电影当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审美思想中获得灵魂升华。对于开展影视教育我们要有紧迫感,要用好的作品引导他们,在他们成长中留下烙印,应该看到,目前我们在落实中小学生观看电影要求上,实际上做的还不到位。比方说拨款无预算。现在已经有的经费本来可以让每个学生每天拿出五块钱用于看电影,但并未落实,而收费又有障碍。组织不落实,工作怕麻烦,教学不衔接,存在这样的问题。都知道这是一个好形式,但还没有落实,所以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积极与广电系统取得联系,建立影片放映保障机制,让同学们能够看上电影,看好电影。以及能够上好相关课程,将电影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把手。
二要抓创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精神营养丰富的电影作品。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电影中人物情节很容易成为他们追逐模仿的对象,他们思想观念形成往往与电影分不开。回想我们成长过程,《小兵张嘎》《闪闪红星》都对我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工作者在创作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创作精神财富更加显著的好作品,这才是最无价的,最永恒的。电影对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对青少年的意义远远超出市场价值。但是目前以中小学生为目标观众群的故事片、动画片思想观念还存在偏差。核心价值的这种显现还有一定误导,当然好的也有一些。每年我们教育部,广电总局都依托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协会,每年推荐两次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优秀作品,每年都推荐。但是说实在的,我每年当评委参加,感觉还不太满意,能让孩子们看的好电影还是不多。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现实,继而要克服这种情况。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加以破解,让一些好的作品脱颖而出,让导演们聚焦儿童电影拍摄,而不都是追求那些花哨的东西。当下有些作品成人看了很好,也很有娱乐性,这个我们不去批判,但是让孩子们看太多打打杀杀、搂搂抱抱不太合适。所以要努力拍摄出供不同年龄阶段观看的好的电影,丰富电影文化的品种。中国有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他们是电影的潜在观众,有时候我想如果电影工作者真是拍出非常好的作品面对中小学生,除了社会效益以外也许还有巨大的市场效益。我作为教育工作这样说,也不一定评论得很准确,但是我有这种期待。
三要抓创新,为中小学生电影教育拓展更加丰富的形式和内容。由于电影的技术难题,我们早期的影视教育还停留在看电影,写影评的阶段,往往只是作为思想教育,语文等课程的辅助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摄影剪辑等技术的提高,微电影活动成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学生们动手拍摄制作微电影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很多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地方教育部门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微电影活动,得到了同学们广泛的欢迎。微电影的拍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一次的电影周,就专门设置了中小学生微电影征集的环节,征集到一百多部微电影已经上传到官方网站,供广大中小学生点播观看。闭幕式上还将公布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十部优秀微电影。那么哪些是优秀微电影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电影总局说了算,是同学们说了算,评委我们从学生中聘任,由他们评定好的微电影。进一步拓宽好的影视教育的渠道,电影教育如果在学校里面下决心搞是可以搞好的。陕西省就是我认为搞得最好的,以省为单位搞得最好的。当然深圳等地也搞了很多探索。昨天我们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验交流德育工作会议,大家还带着余温来到今天的现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要有很多新的手段。我想电影教育就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四要抓队伍,为提高中小学电影教育水平提供人才保障。高度重视影视艺术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德育和美育功能,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使命。要不断加强指导能力,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交流的机制,把那些业务能力高的教师充实到这个队伍当中来。此外还要建设起一支电影专业人员队伍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研究相关的一些情况,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在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地把影视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发展需要,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行动开拓创新,将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努力开创影视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毛羽: 致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大家好。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北京,共同迎接首届中国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的开幕,结合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主题,本届电影周为老师和同学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供大家参观。希望大家能够在一周时间里,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回顾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生命力。今天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发生急剧变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命脉,只有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何利用好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互联网手机等传统和新兴媒体,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传达给大众,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项巨大挑战和机遇。当今时代影像已经成为文化传播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也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美学与艺术修养的责任,因此推进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下一代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与人生观、文化观与艺术观重要的举措。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将和诸位一起共同研讨当下影视教育核心话题,为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衷心的希望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将电影周期间教育界、影视界对影视教育工作形成的理论共识、实践经验加以传播,加以贯彻,使电影周活动成为推动应试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最后预祝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和中小学生影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 侯光明: 《拥抱电影教育就是拥抱未来,拥抱世界》
尊敬的教育部,广电总局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共同研讨中小学电影教育,感到荣幸,感到骄傲,也感到有更多责任。由于我们组织部门规定的时间限制,我简单地讲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也是和大家探讨。第一我认为开展中小学电影教育很有必要。第二讲大有作为,搞中小学电影教育非常可行。第三个向同志们汇报一下北京电影学院近几年我们在中小学电影教育新思考。
首先谈一下很有必要。两个观点。一个是拥抱电影教育就是拥抱未来。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用电影雨露浇灌他们就是拥抱未来。电影教育作为基础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开展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美育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在思考,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我想我们教育要培养懂艺术的科学人才和懂科学的艺术人才。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同时它又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这些年电影艺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让我们广大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科技发展,通过电影让我们广大中小学生体验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优秀电影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绝佳的途径,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等,而这个道德教育如果简单以说教形式,很难达到效果,而以实践形式很难操作。应该说优秀电影作为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一种载体,是可以起到理论说教和实践锻炼的双重作用,举一反三,自己没有深入实践,也可以通过电影中实践储备得到升华作用。今年中小学生电影周,专家们挑选了多部经典影片,从优秀电影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法西斯的残忍,也可以看到将士们付出的艰苦奋斗,不惜流血牺牲也要为自由而战,为国家和人民而战,我们知道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通过这些优秀的电影,奠定坚定的信念,为祖国富强而发奋的责任感,也是很重要的。在当今和平年代,向广大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传递环保概念等,电影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第二个观点,我认为拥抱电影教育就是拥抱世界。电影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是沟通连接世界的纽带,是一门以移动影像的艺术。1954年4月20日,周总理率领外交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就是带去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次把新中国面貌通过一个来自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介绍给西方,引起当时政坛和文坛的极大轰动。我们想在新媒体突飞猛进,在传统教育之外,以影像讲故事传播视觉教育,应该成为当代重要改革。互联网技术还有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最有效的传播类型,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教育资源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制作者和传播者。他们都是自媒体的潜在人群,随着中国在世界崛起,中国要让自己下一代走出去,只有教授给他们现代信息接受和制作能力才能让他们走出世界。
第二个内容讲我们开展这个教育大有可为。中国电影到今年110年,过去一百多年里,电影教育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历史,悠久的经验。上世纪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过多次以“电影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为主题的研讨会,中小学电影研究一度成为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发布过本国学生必看电影的条例。有的还成立了电影教育课程制度。以英联邦国家为例,14岁以前必须选择电影课程才能通过会考,比如说英国有电影课教师协会。他们研究结果表明,开展电影教学的学生成绩平均提高30%。我国历史上,1932年成立了由蔡元培先生担任领导的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这个协会规格之高,阵容之大,包括了当时几乎所有大学校长,也包括了我们共产党一些领导,也包括国民党。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教育的重要阶段,加强艺术教育和培养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国家重视的工作。习总书记发表在文艺工作论坛会上讲话,为文化发展教育提供了方向,4月14日刘延东副总理视察了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在教育部召开了加强艺术教育讲话,提出了让人人享受受教育的权利。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的文件,提出2020年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现代化的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是为了适应艺术发展新趋势。实际上从我们电影学院视角看,我们培养专业人才从娃娃抓起,更是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谈谈我们这两年一些新思考和新尝试。一个是协助中小学开展美育教育。2013年开始在北京教委的领导下,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了五所小学的会议,协助开展相关美育工作。对优秀成果加以评选和出版,同时开展优秀生源基地、开展优秀电影进课堂活动等等。二是重视儿童电影研究。我校2013年成立了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关注推动儿童电影研究,推动儿童电影创作。今年是人类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也是新中国电影教育65年。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电影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看到了可以拥抱未来、拥抱世界的电影前景,儿童电影教育工作将有大发展,我们衷心的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党、国家和政府。我们电影学院愿意继续和大家协同起来,共同为电影教育出力。最后预祝大会成功。
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谢飞: 《优秀电影进校园》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到这儿参加中小学电影教育与论坛。我1954到1957年在101上的初中,回来过几次,现在发现太漂亮了。这么好的设施还有这么好的放映厅,所以中小学变化非常大。这次活动我没有太多准备,所以就是想把我4月14号刘延东同志开展的艺术院校座谈会上,对艺术教育我当时有一个发言,叫《经典影片进课堂》,我再简单说一下,说一下我对中小学影视教育的一些看法。
我在北京电影学校从教已经50余年,多年的经验让我感觉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重要性与困难性。我说那里培养了两个人才,一个是张艺谋,一个是贾樟柯,可是他们两个入学时全是破格录取,一个是因为超龄,一个是几次文化考试通不过,可见准确招收学生对培养优秀电影人才多么重要。近年来由于长期的低俗娱乐市场的泛滥。我们感觉招收到合格艺术院校新生越来越困难。艺术院校考生文学艺术水平低落,与我们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今天国内电影市场低俗平庸的娱乐片非常卖座,艺术优秀的电影无人问津,平均年龄在21岁的影院观众的低俗的审美观念更值得我们警惕。文艺不能在大潮中迷失方向,低俗不代表通俗。它现在是我们文化现实的一部分。十年树人,百年树林,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社会教育要做很多工作,从儿童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为此我提出了让《经典电影进课堂》。精神上故乡是我们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思想财富。在浅阅读时代的今天,我们不能奢望让青少年啃书,但是我们可以用电影等多种多样新手段推进学生学习。电影在影院放过之后多数人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新的数字技术是过去百年人类创作的众多好作品终于可以像书籍、绘画等进入课堂。将这些经典作品,特别是那些根据文学戏剧,文化历史名著改编的影片,那些生动的再现各国各个民族文化历史的作品,用电影的方式艺术地记录和再现经典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的影片,把它们引入我们小中大学不同层次的教育课堂,既可丰富教材内容,又可提高大中小学生接受的兴趣。通过这些经典电影的观看引导和开拓青少年学生对数千年来人类创作的文化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科学等古老文化及精神财富的了解。从小建立正确高尚的审美情趣,促进我国未来青少年精神上的故乡。
这是我那次发言主要内容。当时提了几个建议。一个是关于加快国产影片数字化进程,运用文化商业机制引进有价值的国外经典电影,国家和学校支持民间社会开展文化艺术电影发行机构的建立和运行。二,组织以影视文学的新老教师的专业队伍,编写中小学各个年纪,包括学习中文与中国文化的外国学生必看的经典教材。既做数字修复又可增加文化艺术资料。三,建立大学文化艺术院线,拒绝低俗电影进校园。这是我那次发言。那么今天就把这个奉献给大家。
我个人觉得,我们要用电影的手段进中小课堂,而不是在中小学进行电影教育。因为电影只是艺术门类的很小一部分,我们人类有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很多种艺术形式。我们用电影手段进入中小学课堂,把一些新的作品,更主要的是把经典作品引进课堂。比如说中国电影史几十年有很多很精彩的东西。比如说《马路天使》这样的片子什么年纪的学生应该看,包括《林家铺子》,就是我们老师们要研究的。运用经典影片进课堂成为我们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什么叫经典,它是经过时间和观众的考验的,新片子虽然票房很好,口碑也不错,但不能说它是经典,当然未来是不是经典,要再看。无论文学课还是语文课都是经典作品才能进课堂,不是现在正流行的就可以马上进来。可以用电影节的方式介绍,但是更主要的是我们扎扎实实工作,用电影手段丰富我们中小学教育,提高我们学生未来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家园,谢谢。
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 邹竑: 《以影视教育助推实施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我们与会代表大家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组织中小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时代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八号文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些探索是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教育部广电局多次要求,保障学生看上电影,看好电影。上海于2004年开始率先建立了上海联合教育电影院线,构建了“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活动机制。将影视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活动,不断健全观影网络。下面我讲三个部分。一遵循未成年人审美意趣和认识。二完善观影网络和观影载体。三,文教结合行动机制。
我们现在讲第一个方面,一是建立育人为本,服务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在工作方向上面,增强电影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工作思路上,我们注重发挥影视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熏陶感染和审美作用,把优秀电影文化普及作为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工作方式上,我们注重研究和推进不同年龄阶段审美,文教两家紧密协作,建立适合学生观看的优秀作品遴选机制,引导学生参与。二是建立世界教育财政的投入保障机制,保障公益性。我们每年在通过教委和财政共同发放学生素质教育经费,一个是专门经费,一个专项经费。据统计上海各类影院平均每学年看1600场,观影学生达800人次。
二,完善观影网络和观影载体。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文教两家共同确定学生电影阳光行的定点影院,我们服务学生意识要强,服务制度和流程要规范,片源要充足。第二个严格规范学生观影票价。不得高于每人15元,不可随意提高票价。在学校放映票价必须控制在5元之内。第三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放送。我们特别是面向经济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子女等公益观影活动,我们用一百万经费,办了有150余场,使受益学生达到25万人次。四,利用影视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在这一块影视教育方面,我们注重把优秀经典影片引入课堂。我们注重在小学阶段将影视教育和场馆整合,开展影视教育博物馆探究活动,在这些影视教育基地里面,学生自己当讲解员,通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物让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我们通过探究性课程的实施、专题研讨、影视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进一步拓展影视教育内涵。在高中阶段我们结合高中艺术教材和语文教材重点开展影视教育的整合。比如说高中教材当中的鲁迅作品当然还有其他。鲁迅作品特别多,我们在鲁迅纪念馆一起结合。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影视活动,我们用各种手段,以及通过重大节庆日等主题学生电影节和影视教育活动,同时连续三年开展了微剧本、微电影创作竞赛活动。第六加强电影教育开放联动,充分利用上海电影博物馆观影体验与展示一体的功能,有效推进全市中小学影视活动的开展。这是我们在上海电影博物馆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学生电影海报都在上海电影博物馆里面得到很好的展示。
第三部分健全文教形式,从2004年我们建立文教合作机制以来,我们特别在2013年到2015年这三年,我们由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推进文教工作的若干意见。每年投入专项基金,用于包括电影阳光行和文教的项目。市领导和我们市委分管书记,包括市委宣传部长,我们分管副市长,每年召开会议,确定改革任务。我们在原有的2004年建立的机制上我们进一步进行完善。一是健全指导机制,这个指导机制是市区县我们加强指导。第二强化业务指导,这个业务指导我们首先把教师的影视艺术的培训和能力培训纳入到上海教师队伍360学时、540学时的计划里面。第三个我们通过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办教师工作方法,对教师持续培养。第四我们加强评选评估,评选评估主要利用电影阳光行的机制制订我们推进工作的标准和办法。每年在这个里面投入五百万专项基金,当前上海宣传文化教育财政部门正在编制第二轮的计划。在新的行动计划中,我们将打造更好平台,这个平台我们注重这几个方面建设。一完善优秀影片的遴选机制,遴选适合青少年的影片,做强这个平台。第二建设数字影院基础设施,对于新建学校,要求建设新礼堂。第三打造综合性育人大平台。前面讲的可能把电影资源引进校园,这一块是搭建更大的舞台。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面我们要集影视艺术欣赏等于一体体现文化育人的综合性育人片,把资源引进校园,不仅引进校园,还要走入社会等。第四促进各类教育机构艺术设备的共享等。
以上就是我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所做的发言,我们一定利用本次活动契机,进一步落实部署,加强与兄弟省市交流,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校影视教育更深入发展,谢谢。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主任 陆云泉: 《发挥影视教育功能,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美丽的101中学举行首届全国中学生电影周这么一个论坛,我代表海淀区教委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莅临海淀表示热烈欢迎。同时预祝全国首届中小学生电影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就中小学电影教育引进海淀区相关工作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请各位专家同仁给予指证。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电影集现代科技和艺术于一身。是一门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自诞生之日起电影就以丰富的叙述手段和迷人的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满足了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促进了学生达到学的主义。同时中小学影视教育也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教育的一个途径,提升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教育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众所周知,海淀区是核心区,周边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三十多所大学和国家培训的重要机构以及国家级科研机构,是我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海淀区影视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全国80%以上的门户网站总部都在这里。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学院都在我们海淀区,这为我们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小学在校学生25万余人,占到北京市18%,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规模最大的区。那么怎么样进一步发生影视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思考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海淀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影视教育建设。第一个是观影,这是影视教育的基础,通过观影让我们学生切实感受影片中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不断给我们孩子心灵增加正能量,目前我区每年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超过五千场次,观影学生超过一百万人次。使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成为每个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第二个开展影视教育活动。海淀青少年电影节从2012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在专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学生作品数量以及质量逐年提高。去年在北京市阳光少年微电影节比赛中我们有四名获得奖。我们通过影像艺术手段,用微电影的方式展现了生动的故事,用生动的故事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去了清华附中,101中学等,根据学校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电影节的活动。前天我区少先队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我们开幕式跟以往不一样,我们用微电影形式呈现了少先队五年发展的一个过程,生动活泼,受到了少先队员代表的一致欢迎。我们还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影评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孩子自己语言表达出来,增强影片育人效果,同时大力开展学生影视社团,通过参与影视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审美能力。目前全区一半以上学校成立影视社团。第三是影视教育进课堂。发挥课堂作用,是提升影视教育时效性的一个手段。目前我区近五十所学校开设了影视课。这带给我们学生很多挑战,也带给学生许多快乐,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影视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得到提升,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影视教育统筹作用,加强学科,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出一条新路。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当今时代是媒体信息大数据时代,举办全国首届中小学生电影周,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的小导演就是未来得大导演,今天小情节就是未来的大故事,今天的小创作就是未来的大制作,谢谢大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翟小宁: 《电影艺术与学校教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我非常荣幸应邀参加2015年中国青少年电影论坛,与各位领导和专家一起探讨电影艺术与学校教育重要话题。人大附中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力和人文情怀的学校。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相信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的使命。这既需要我们有科学知识的教育,道德品质的养成,创新思想的培养,还有合作精神的锻炼,正因为教育内涵如此广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汲取一切有利于青年人成长的因素,采用一切有利于青年人成才的方法教育青少年。在中国文化史上,《诗经》《汉乐府》等,到了我们这个时代,除了文字的之外,进入我们生活,也有专家说,当今时代文学是一个影视文学兴盛的时代,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注重影视教育。纵观人类历史,戏剧和教育都是伴随人类文化发展的。古希腊时代,雅典的执政官就认为戏剧通俗易懂,因而是教育的最好手段。为了公民勇于观赏,雅典会给公民补贴。而在古代中国,教育还不是普及的时代,许多城镇与乡野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的历史故事,既起到历史传承的教育作为,又有传递社会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因而戏剧与教育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一对紧密结合的卵生姊妹。当戏剧作为教育载体的时候,戏剧舞台已经是教育的讲台,而剧场空间也成为教育的教室。诞生于19世纪末的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空中创造荧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它融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项形式。从这些对电影艺术的赞誉中可以看到,电影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特别强,集人文与科技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它既有一般艺术的娱乐功能也有强烈的教育功能。人大附中向来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身与心的和谐。电影艺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载体和手段,也在我校有着持久的历史。
在历史课上老师会要求学生对学习的加以改编,学生自己担任编剧演员等最后以微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理解责任与担当。再比如今年初二年级发起的活动,这个活动中学生组成剧组,在这些活动中,拍电影演电影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扮演让学生学习知识,讲求文明,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我们校本选修课里面也有很多影视文学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还自己创设了影视欣赏的选修课,并在这样课程中得到锻炼。其次作为创新性教育的舞台,如果有人问人大附中人气最旺的活动是什么,我想是人大学生电影节。学生自拍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年前。我们要求从人大附中走出的学生必读一本书《论语》,每个班必须拍一部电影,每个班拍若干微电影。其中每个班拍一部电影已经成为人大附中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活动也广受学生欢迎。什么力量让人大附中学生对电影节有如此深厚的热情,我想答案是这里面凝聚了他们一种创新的东西。因为拍电影过程就是创造,自己心灵的表达。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15年拍摄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小步成就了后来生机勃勃的中国本土电影。
人大附中电影节也是这样,当年北京申奥为促发孩子们学英语,我们组织学生排演英语剧,后来英语剧同学们觉得不过瘾,就把英语剧拍成片子,后来他们觉得干脆先拍电影,再直接拿去播放,后来电影产生了。电影产生颁奖,同学们觉得宣布一下名单也不够,于是就有了人大附中电影节,这个电影节如今有深广的影响。当他们不再满足于改编旧素材的时候,他们原创作品就产生了。由没有电影到有电影,由看电影到学生自己拍摄电影,我们时代发展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中影视教育非常重要。2005年同时涌现了六部学生电影。每年学生电影节都成为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组织力和表演力的舞台。从剧本筹划到服装道具选择等等环节,都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人大附中电影节就是学生在实践中,在一大部分学生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创新活动。也正因为电影节完全来自学生的创造,这样一种校园文化成为人大附中一道风景,并被发扬光大。2015年人大附中电影节32部原创电影参加了电影节的展演,盛况空前。
作为自行教育的场地,电影教育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场地。人大附中每年全校的电影节和各年级组织的微电影活动,不仅数量越来越多,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种类越来越丰富,其中有反映校园的情节,也有追求理想的故事,既有传统家国情怀,也有现代公民的深思。自省是一种素质,惟有自省的人才能不断进步。作为他们的校长,我非常高兴看到学生用电影这个媒介,使他们自省。利用拍电影使他们跟生活拉开一段距离,这样才能自省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相比于文学的含蓄。电影更为直接。展望未来的道路,对于青年人来说,这是大有益处的。
总而言之,我们学生用他们的视角看待周围人和事,他们用电影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我认为这比他们拍出什么样质量的电影更有意义。电影艺术是一项重要的艺术门类,青少年是人一生的黄金成长期,同时青少年也是国家与民族未来得希望。当电影与青年相遇我们既高兴又担忧,一部优秀的电影能为青少年树立正面阳光积极的榜样,同时一部粗制滥造的片子也能将学生拉入堕落的深渊。所以对于推荐的16部优秀影片我由衷的感到高兴,这必将有助于他们形成阳光的精神家园。我愿这样的好活动能得到更多全社会的支持,能越办越好,长盛不衰,谢谢大家。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总编室主任 董瑞峰: 《电视与视频网络媒体教育的新思路》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发言。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电影频道和CCTV6实际上是一回事儿。电影频道1996年成立,迄今为止将近25周年。很多领导说了,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世界电影120周年。电影频道现在的主频道是CCTV6,同时下面还有CHC高清,另外还有国际频道,一个是CMC香港频道。那么在电影频道开播二十年当中,我们也是在制作儿童电影方面不断进步,最早岚清副总理说要播出一些儿童电影。我们从星期六上午,考虑到很多小孩在周末有时间看,到现在每周六周日我们要播出四部,每年播出208部。同时我们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或者寒假暑假期间做一些特殊编排。从昨天开始,我们配合电影展我们挑选了十部,每天下午3点多钟在CCTV6播出。加上其他一些电影周,我们每年大概播出的动画片将近五六百部。同时我们每年还拍很多儿童电影,那么包括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获得一些奖。当然现在儿童片剧本创作很难,但是刚才我听了翟校长的讲话以后,我觉得其实中小学里面蕴含着大量的人才,其实以前更多是成人拍电影,实际上将来更多发挥中小学生创造力,我相信会不断涌现出更好的人才和作品来。
今天我着重要讲的是,电视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就是通过网络。我们的电影网是一个永远不落幕的院线。在电影网这一块我主要介绍一下。现在整个电影频道拥有的中国电影的90%的有电视版权,有七千部的电影版权,另外还有四千多部海外版权,所以它是一个海量的电影库,这个里面有很多适合学生观看的影片,我们开设了一个专区。还有,就是说在学生专区里面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类型的一些展播。同时和这些影评,和其他的活动可以结合在一起,我们现在为学生制作的微电影提供一个播出的平台,刚才说好多微电影,拍完了以后,都可以上传到电影网,让他们随意看,但是更重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第二点建立平台,从多平台呈现。其中有电影网的PC端页面,1905是排在前五的视频网站,也是最大的电影门户网站。其次,我们现在研发的电影盒子现在进入很多课堂,估计像101中学都可以打开。这个盒子里面有更多的电影。那么同时考虑到现在移动多媒体时代,我们现在电影网的移动客户端也可以让广大师生很便捷地去观看这些电影。
第三个是发挥优势,实行电视和网络互动。这里面特别是T2O的模式,那么我们电影频道CCTV6和1905这样一个联动它业带来了一个影视教育新的思路,会更好地把影视频道的用户资源转化为我们网络用户。比如说今年我们在电影局领导下做的中国电影新力量这样一个推荐活动,实际上对推动整个暑期档的票房,特别是今年暑期档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将来T2O模式用到我们影视教育里面,我相信会产生更大的一个化学反应,可能它是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一个,它可能是一个核裂变这样一个效果。那么像今天这个论坛它属于全国中国学校电影周的一个论坛,我相信这个从长远角度看,可能对推动整个中国电影,去发掘新的人才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电影票房现在全球第二大,那么即将又会很快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暑期档还有寒假档,特别是暑期档在北美来说是最重要的档期,这个档期最主要的人群就是大中小学生,是孩子们最重要的观影平台。如果把他们力量发挥起来,可以推动电影的蛋糕越做越大。而且现在我们影响他们,其实就是影响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因为现在这些中学生,过几年就成了整个电影最主流的观众人群,像好莱坞电影一样,我们要更早培养本土电影观众的口味,这个对整个中国电影未来有非常强前瞻性。所以说今天这个会、这个论坛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么这次电影新力量把众多片方,一些电商,把他们组织在一起,现在全国那么多中小学,这个力量不可限量。所以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产生更多的互动。
第四个就是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那么现在1905电影网也有网络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持。也有很多大学生,甚至有的可能中学生参与到这样一些培训,跟国际最顶级这些师资学到一些电影创作的技巧。时间关系我不多说了,谢谢大家。
陕西励志校园数字院线董事长 陈俊斌: 《中小学影视教育探索与实践》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有幸参加这次会议,进行论坛上的发言。陕西影视教育实际上是陕西教育厅在主导,我们是服务企业做一些工作。影视教育,陕西省委省政府牵头,我们作为企业服务。政府牵头,广电在校园院线这一块,它把校园院线纳入它的发展规划,实现了全社会的全覆盖,全民所有角落都有我们建设服。,那么省教育厅他把中小学影视教育纳入计划管理,一个是列入课表,每个星期观看两个以上;第二个是列入德育,进行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第三个纳入考核内容;第四个列入计划教育。还有每年建立夏令营一些活动强化和拓展。那么我们励志院线2010年成立以来,已经放映30万场次。观影人次已经达到六千万人次。平均每生每年达到4.7场次。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
下面我谈的是影视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这个里面我有这么几个观点。
一个是电影作品在寓教于乐中感染学生。电影属于娱乐性的,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方式。那么正好我们电影有声有画,切合中小学学生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中,体验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其次,电影是一种享受性的学习。电影通过具体形象,多样的环境风光,鲜明的色彩直接入学生视角和听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愉快中感受和享受学习。电影作品极大满足学生成长愿望。学生成长是调整和完善自身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所获得的宝贵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学生成长过程除了满足生活需求更重要是满足精神需求,优秀影片中的人物,包含大量人生成功轨迹,给学生陶冶,满足学生的探究心好奇心的同时,能够满足他精神需求。电影作品以其多样性,真实性,题材丰富性,内容生动性,文化鲜活性,深受学生喜爱,也根植于他们心中,传递给他们一些爱国精神、奉献精神。电影作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教育部对学生提出五个方面要求,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电影是对艺术素养一个直接的要求,对学生这几个方面都有很大帮助。电影刚一成立,艺术家就总结,电影技术一方面是对宇宙的美丽变形,一方面就是对生活的逻辑和瞬间的组合,使孩子们获得愉悦,获得力量,这就是电影。所以电影以其传播性特点,弘扬性特点,传承性特点和指导性的特点,使学生足以获取文化科技,艺术道德等各方面的知识和力量。我谈的第三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电影作品教育功能。我们这几年组织了一些活动,在教育厅的指导下,爱祖国爱生活,爱电影的活动,还要看红色电影,看爱国电影做爱国少年活动,这几个方面做了以后都有一定效果。所以我想做好这方面,一个是放映渠道广泛性,第二个是两个功能,一个为娱乐,第二个为教育,娱乐的评判标准就是票房。那么教化就是教育功能要其内容和题材上要有传承性,弘扬性,以与学生生活成长紧密结合为标准。要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能够有时间,这个不能因为放电影放电影,必须按照学校的安排,要突出一个组织的原则。我们这几年将充气大棚、学校礼堂、校校通、班班通、DVD、远程教育网等多形式的放映渠道结合起来,提高了影视教育的普及率。
第二个拓展活动的多样性。一个是优秀的影片首先要看起来。教育厅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很多行政资源上的支持,每年都要发文,每学期都要安排课表。我们电影要进每个学校,都看起来,只有看起来以后这场活动才有影响。第二个就是经典故事讲起来,这个“讲起来”陕西教育厅这几年组织了很多竞赛活动。在国外他更重视的观念与展示,他们除了听说读写还强调观念与展示。所以我们这边叫早读,欧美国家叫早会,早会就是交流,早读就是自己读。所以这样培养体制我们从小到大,从领导一讲话都是读,国外一讲话不用稿子。他们观念的展示是作为学生能力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陕西这几年每年都在组织活动,让孩子把受到的教育讲出来,大家分享。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影视金曲唱起来。它有丰富的艺术,它有教育,有思想。所以在这个方面要唱起来也是通过这种艺术的形式,来传播我们,让学生享受,参与这个活动。第四点就是动手实践做起来,这几年话剧汇报演出比赛,做了一些影评大赛,还做了一些创作大赛,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学生们正好在这个方面,在陶冶着,在享受着,在动手实践中完善他的人格,完善他的能力。所以我想在这个方面,这些都是教育厅指导我们在做,我们在这方面做一些服务,我们认可了这方面要求非常好。
第三就是教育目标的可持续性。今年2015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电影促进法纳入法律体系。再一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美育课程里面,按照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上好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美育课程,在高中这一块特别提到有教学模块。2015年1月份国办中办也是把影视教育纳入指导体系。有了这几个方面要求,我想影视教育今后在学校开展起来,会更加方便。我演讲大致就是这些内容。预祝我们电影周圆满成功。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广州少年宫副主任 张海波: 《苹果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
各位大家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青少年宫在影视教育方面研究和实践。大家知道其实在我们国家,各地青少年宫实际上是我们非常庞大的社会教育系统。每到学生放假,下课之后,那么他们在校外在青少年宫接受各种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体育教育。近年来随着新媒介发展,那么影视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全国各地青少年宫系统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手段。青少年宫有它的相对灵活性,它的时代性,社会性,所以它能够比学校更早地设立电影课程,切入到各种影视传媒学校中。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内容。一个分享一下我们关于儿童对屏幕和影视一些研究。第二个分享一下我们实践。
首先我觉得我们今天谈影视教育,其实在国外,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里,属于媒介素养教育一个方面。其实在法国,英国等地方,这个包括了影视教育,而且今天全世界影视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视频和影视,我们今天谈的影视教育是基于我们这一代儿童他们在屏幕上的使用习惯,他们接受现代信息的方式,这个基础上来传播和实施我们教育的。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头十年急速发展改变了我们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孩子。我们现在要更好地把电影作为一种手段来影响和引导我们孩子。我们想想今天我们00后到底和我们屏幕发生了什么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我们目的。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刚刚完成一个大型报告,我们在全国十八个大城市,我们在北京少年宫完成北京调研问卷,得出一些结果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今天这代儿童他们是划一代,我们孩子滑动屏幕,连接世界,他们是微一代,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包括微电影。为什么现在微电影成为主流,就是因为它不是基于传统大屏幕,而是基于今天我们的小屏幕。第三个就是搜一代,我们孩子找度娘,他们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还是游一代,网游打游戏。还有秀一代,美图秀秀,这一代儿童他们跟我们从小,在我们广播、报纸、电视、电影培养起来的一代人非常不一样的接受方式,娱乐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思维方式。我们这个报告还分享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实我们儿童在数字化媒体成长过程中,他有一个年龄段的划分。我们问卷分了五个年龄段,从幼儿园到小学低中高初中,我们看到今天18各城市儿童代表了全国主流儿童,我们看一些具体数据。我们看到我们儿童他们拥有手机在小学中年纪已经38%,到初中77%,也就是说这个小屏幕不是大人拥有,我们小孩子从小就拥有,他们QQ号,公众号从小培养。所以说实际上在周末课余使用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他们非常主流的一个娱乐方式。用平板电脑看视频,我们现在孩子不仅仅在影院观看电影。实际上通过平板,通过手机看电影,他们还玩大型网络游戏,他们的娱乐,我们再看他们的交往,他们不但在往上加入线上联盟,通过游戏交往,这是很重要的娱乐方式,我们以前可能是QQ、打电话发短信,今天00后还通过游戏在线交往。令人震惊他们到了初中57%孩子拥有陌生网友,通过线下不认识,线上认识的。可见社交媒体对这一代儿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然他们还上网搜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他们还会发表内容,我们今天儿童可以拍摄可以表达可以制作,主要因为电子媒体易用性,技术成熟,而且他们发表内容里面视频超越了文字。而且在很多方面我们显示,我们孩子问卷和家长问卷进行对比的时候发现,到了中学在十项最关键的数字化方面,孩子超过父母。在数字化时代,可能孩子技能超过大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它叫做苹果时代,基于苹果手机这些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一代人,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我们在这么一个数字化时代中承担素养教育的责任。
现在全世界媒介素养教育方兴未艾。在少年宫,在广州少年宫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已经正式开设了儿童少年宫的课程。我们要老师和家长和孩子共同提高媒介素养。我们开展进口讲故事大赛,用手机视频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我的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让孩子讲一个故事。还有我们小导演计划,为什么我们现在培养小导演,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智能手机,我们相机都已经具备了这个功能。怎么样去创作剧本,这是我们少年宫老师的问题。在幼儿园孩子里面,就可以把艺术教育和新技术结合起来。我们搞这么多影视教育,真正的推广离不开家长,家长非常重要,不止老师,学校,更重要是家长认识到这个重要性。我们希望我们青少年宫能够在新传媒时代,在屏幕时代能够推动影视教育,辐射学校和家庭,全面推动我们儿童素养发展,我的分享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秘书长 李镇: 《国际视野下的儿童微电影》
大家上午好。我的报告分三部分,首先讲讲微电影对青少年教育的意义。第二涉及到青少年微电影教育如何做。第三就是从世界的、国际的视野下看现在微电影教育发展。
首先微电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影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物,我们都知道电影的起步就是微电影。今天前面放的一张图片,工厂大门,还有火车进站等等,在电影诞生就是微电影形态的。我可以列举几位大师,科波拉,他的作品,他永恒的经典,为他电影非凡的成就被无数追随者铭记。还有卡梅隆,获得国四十项奖的提名。还有李安,他可能是华人世界里面获得国际声誉最多的导演。我列举这么多电影界大师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都拍摄过微电影。像科波拉他小时候小儿麻痹症,他十岁的时候父亲给他买了一部八毫米的摄影机,于是他就走上电影道路。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说微电影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现代教育可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欧美孩子就常常使用八毫米摄影机记录他们生活点滴。可能也做他们假期作业。有的孩子也在拍摄复杂的剧情片,甚至有的孩子还可以在自己家里面拍摄有特技效果的片子。拍电影需要学吗?当然需要学,前面几位专家都提到电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为什么拍出来电影质量参差不齐,这里面不乏有天分的孩子,还是需要指导。电影它有它的艺术规律,它需要专业化的指导。现在我们微电影教育里面经常讲教孩子讲好故事。有的教孩子怎样使用设备,怎样做后期。有的是从戏剧的角度来教孩子拍好微电影。
在教委的一套教材里面收录了刚刚去世的李少白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了电影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电影独特的观点,它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用视听手段讲故事。所以这样一种教育理念,要让孩子知道它的本体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是用视听语言讲故事。像我们学音乐的孩子,学钢琴,无论他多有天分都要学乐理指法。对于电影教育本体就是电影语言的掌握。所以专业化的指导,基本功基础非常重要。其实像现在手机可以拍电影,但拍好电影并不容易。今年我们看到很多微电影,这次评选当中我们看到了。可以发现学生作品的质量逐年提高,有很多非常棒的微电影,刚才也放映了几部。这些跟老师专业化的指导分不开,所以还是强调这个里面还是有专业性的。看电影跟做电影永远不一样。我们传统教育里面动手过程可能不是很多。现在有这个条件了。应该鼓励孩子亲自动手做。可能有家长认为拍微电影是玩,他说我们孩子将来不想当导演。这个课程又这么紧张,做这个事情意义不大。其实可以想想,我们让孩子学音乐也不是让他当音乐人,练字也不指望他成为书法家,这就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教育。它是视觉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小看它。我们生活在越来越视觉化的一个时代。老一辈人可能现在看电影已经看不懂了。因为视觉语言已经落后了。当然这个电影教育里面还有很多副产品。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实践。比如说让孩子有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协作能力,劳动教育等等等等。无论参与程度有多少,其实对孩子都是有益无害的。
最后我想说这几年微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因为今年我受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的委派,到韩国参加了釜山电影节,看了全世界孩子拍的微电影作品,结合我看的一百多部国内孩子拍的微电影作品,有一些感触,这些作品第一个感触就是创作的热情非常大,原创力非常强。我特别喜欢看这些微电影后面孩子们拍的花絮,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的快乐,很多孩子在镜头前表示他想继续拍电影。第二个感触就是微电影发展的一种不平衡。相对来说,欧美在对电影语言掌握上更前卫一些。我看到欧洲一些孩子拍的电影先锋性很强。在国内东部比西部好一点,一线城市比中小城市质量稍高一些。可喜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重视这个领域,把微电影作为学生课外活动。
在这里我还有一些建议,也是感触,就是尊重孩子原创。很多微电影发现成人参与成分更多一些,我们应该相信孩子能够完成所有部分,指导老师可以和家长给予一些技术上的辅助。还有一个感触就是,成年人的辅导和监督还是有必要的,微电影的教育要做好适龄教育,小学的和中学显然方式不一样。教材也是不一样的,创作模式也应该有差别。还有就是加大与国际交流。这次到韩国很多国家微电影负责人都问我要中国孩子们拍的微电影作品。我觉得我们孩子作品也是有实力参与世界评选。我们目的是扩大视野,鼓励更多作品走出来。最后青少年微电影创作评选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我相信这个活动在大家努力下一定会取得成功,谢谢大家。
学生文艺代表 曹静媛: 《触电微电影的感受》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陈经伦中学分校小学部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曹静媛。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触电微电影》,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参与微电影的收获与成长,我感到十分快乐和荣幸。
首先我想和大家说一说我的微电影怎么创作的。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是一个敢做梦,敢有梦的孩子,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小导演。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命名作文《我的梦想》,我几乎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我的电影梦,于是就围绕着自己的电影梦导演梦写了一篇作文。特别让我自豪的是我的作文《我的梦想》被望京教辅中心选中,要拍摄成微电影,我高兴极了,告诉了我的老师、同学和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很支持我,杨校长知道了以后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消失的可乐》是我另外一篇作文,我起初是想通过这篇作文来号召大家环保生活,相互了解,在老师、导演、专家的指导下,将我的两篇作文都改编成剧本,我们还一起创作出拍摄脚本。如果说我的梦想仅仅是我一个电影梦。那么《消失的可乐》就是我梦想的实现。这两部作品让我的电影梦从无到有,从梦到实。通过拍摄这部微电影我学到太多东西,从剧本修改,准备道具,灯光、拍摄,后期剪辑配乐等等的微电影知识,我们班同学和望京教辅中心的老师,专业的导演、专家组成的剧组,老师和导演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一遍一遍地练习,一遍一遍地拍摄。最多的一个镜头我们拍了28遍,但没有一位同学和老师气馁,让我印象最深得是在拍摄《消失的可乐》这部微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是让刘小雨吃掉一小口煎饼。可就是这一小口的镜头。瘦瘦的刘小雨竟然吃了大半个煎饼才完成的。可见微电影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容易。演员的光鲜亮丽也是靠不断的坚持努力付出才收获的。
去年9月份我的两个微电影制作完成后,在望京教辅中心组织的童年梦,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微电影下校的活动中进行播放和展映,同学们都很喜欢我的作品,他们说看到自己学校的同学做的微电影感觉特别亲切,也替我感到自豪。我的两个微电影在全国市区各种比赛中都荣获了奖项。不过我现在的感受就是荣誉就好比是圆形的跑道,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不能因为一时取得了成绩而骄傲。所以心中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才有继续向前的动力。在我的带动下,全校掀起了一个触电微电影的小高潮。同学们将生活中的文明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修改成剧本,并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排练,短短三个月内,一台精彩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校园剧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我们在剧本中理解文明的真谛,理解善良的意义。现在的我是校园中的小明星,虽然我长得黑一点,但是我的名气很大。现在我第三部微电影提纲已经完成,叫《同桌的他》,讲的同学之间的友善。一名转学生在同学们帮助下迅速融入班集体的故事,希望这部微电影能尽快与大家见面,最后我想说谢谢,谢谢同学的支持,谢谢老师的鼓励,谢谢